內容: 政經自由標籤: 獨媒報導無家者綠色和平同路舍避暑中心【獨媒報導】近年香港氣溫屢創新高,近5年夜熱日數逾50天。綠色和平與同路舍的調查指,逾半受訪無家者及居住不適切住房人士未曾使用臨時避暑中心,主要原因包括地點不方便及不知道政府日間設有避暑中心,有受訪者更表示曾被偷竊。團體建議,政府在無家者及劏房戶的集中地,增設避暑中心,延長開放時間,甚至考慮全日開放,並在中心增加可上鎖儲物空間及改善私隱。逾半受訪者未曾去避暑中心 因地點不便調查於今年6月至7月期間進行,在深水埗、觀塘、荃灣、油尖旺、屯門、元朗、葵青及灣仔訪問了97名市民,其中88.6%為沒有固定居所或居住臨時宿舍及劏房等不適切居所。結果顯示,近六成半(64.9%)受訪者指未曾使用臨時避暑中心,主要原因為「地點不方便」(53.7%),其次為「不知道政府日間設有避暑中心」(38.1%),另有逾八成受訪者認為政府就發放避署中的資訊不足。在設施評分方面,受訪者對臨時避暑中心的「整體滿意度」為3分(5分為滿分)。在八大範疇中,最低分為「私隱保障」(2.34分),其次是「開放時間」及「員工態度」(同為2.77分)。伍漢林避暑中心缺乏私隱 有受訪者曾被偷竊綠色和平項目主任伍漢林表示,臨時避暑中心數量不足,指香港現時有109間社區中心及會堂,不過當中只有19間(17.4%)用作臨時避暑中心,即平均每區只得約一間。他續稱中心位置亦不便利,例如無家者聚居地的通州街公園,距離只需5分鐘步程的南昌社區中心並非避暑中心,而是需步行17分鐘的石硤尾社區會堂。另外,部份避暑中心處於斜坡及偏遠位置,如慈雲山、藍田及荃灣等均需要行大斜路,對於行動不便人士更構成障礙。賀卓軒同路舍社區發展項目經理賀卓軒則關注私隱問題,指避暑中心的睡覺空間一般沒有間隔,令無家者感到缺乏私隱、財物不受保障。他解釋,無家者會將「家當」跟身,曾有受訪者更表示銀包及電話遭偷竊,故不願使用避暑中心。他又提到,通宵中心開放時間為晚上10時半,翌日早上8時半前須離開,而政府公眾浴室則遍於晚上8時半關閉,令無家者洗澡後又要「大汗耷細汗」等待中心開門,構成衛生問題,無家者亦難有足夠時間休息。他們建議,政府在無家者及不適切居所集中地,開放更多社區中心及會堂作避暑中心,延長開放時間,甚至考慮全日開放,並在中心增加可上鎖儲物空間及私隱性睡眠空間,並提供簡單社工和醫療服務,以及加強宣傳避暑中心及地點。無家者寧到快餐店 反映避暑中心仍可改進對於不少街友選擇到快餐店避暑或過夜,賀卓軒表示,主因是快餐店位置較避暑中心便利,亦有街友會購買食物:「可能以消費者嘅身份,去嗰度停留休息,甚至比起佢喺避暑中心,讓佢感覺更加舒服。不過他引述外展機構指,現時麥當勞在凌晨3至4時,員工會以各種理由要求街友離開。他強調提供具尊嚴及安全的休息地方是政府基本責任,當他們選擇快餐店作休息點,反映避暑措施仍有很大進步空間。版權: 禁止衍生